1926年,Hans Wilsdorf从经销商处取得了刚刚注册的“The Tudor”商标独家使用权,由此,帝舵品牌正式于日内瓦成立。而这个Wilsdorf大家想必也不陌生,他正是劳力士的品牌创始人。那为什么劳力士之后,还要再打造帝舵呢?
对此,Wilsdorf曾这样回答:“我想要制作一些能以比较普及的价格发售的腕表,但品质与劳力士一样值得信赖。”
“帝舵是劳力士小弟弟”的坊间戏称由来已久,考虑到低价发售的问题,帝舵不得不控制成本。虽然表款设计借鉴了蚝式专利技术,但机芯方面一直没能得到劳力士的“真传”。
不过在历史上,劳力士与帝舵确实曾经共用过一枚机芯——Valjoux 23。搭载这枚机芯的帝舵表叫做Monte Carlo,业内俗称“花脸猫”。尽管劳力士也使用过Valjoux 23,但在具体配置上还是稍高出帝舵一些的;早年帝舵的机芯都是外包改良,并没有自主生产研发的能力。
关于“自产机芯”的话题很多,也有完全对立的观点。而在我看来,自产机芯不一定是一枚好机芯,但好机芯也不一定只局限于自产。当然有一个公认的大前提就是:拥有自产机芯的品牌最起码在制表能力以及品质追求上是值得肯定的。
帝舵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作为劳力士的影子而存在的。早在2000年初,帝舵就已经开始着手自产机芯的研发工作,但最后并没有成功;直到2015年,品牌第一枚自产机芯——MT56系列诞生了。机芯上镌刻的MT,即Manufacture Tudor,意为帝舵制造,可见品牌对于第一枚自产机芯的重视程度。
至于为什么帝舵要推进自产机芯的进程,原因大致有两个:一、帝舵以往使用的ETA机芯停止供应了;二、ETA所属Swatch Group近几年开始为集团旗下钟表品牌,诸如浪琴、天梭、美度等提供升级版机芯,而这些又大多是帝舵的竞争对手。因此,帝舵不可能坐以待毙。
这几年,帝舵共推出四枚MT56系列机芯,分别是MT5621(日历、动力储存)、MT5612(日历)、MT5601(无日历,尺寸略小)以及MT5602(无日历)。这些机芯除了具体功能不同之外,基础结构方面都是类同的。
这里我们以帝舵领潜型潜水表(Pelagos)为例具体说明一下:
其实Pelagos早年就已经发售了,只不过在2016年的时候,将原有的机芯替换为了自产机芯MT5612(日历)型。Pelagos防水深度达500米,配备了排氦阀门。至于这个排氦阀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这里就不多赘述了,我个人认为只是个看似很高端、实际很鸡肋的噱头。
Pelagos表壳为钛合金材质打造,包括表带。戴在手腕上,重量轻是最直观的感受,相比那些沉甸甸的潜水表要舒适许多。
不过表扣依旧采用的是钢材质,内置自动调节弹簧装置。由于潜水衣在深海会受压而紧缩,它也会随着潜水员返回水面时而膨胀,而这项装置能巧妙地使表带在潜水时自行调校,这是帝舵品牌的专利技术。
表圈是潜水表必备的单向旋转外圈,陶瓷字圈上面填充了夜光,其刻度在黑暗中皆发出蓝光。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以蓝色夜光涂层替换传统的绿色,因为在低可视度的环境中,蓝色比绿色更加显眼。
Pelagos老款使用的是改良版ETA2824,新款则是自产MT5612。两枚机芯在外观上几乎没有区别,但通过对比表盘上6点钟位置的标识即可分辨。新款由原来的2行字增加到了5行,此外还增加了表款“Pelagos”和“COSC”标示,精准度上得到了保障。
原文地址:http://www.wanhu888.com/article-26478-1.htmlhttps://www.toutiao.com/a65568605464176890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