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2018-5-2 10:48| 发布者: wanhuLee| 查看: 594|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小学巴丁教学点,蒙志年生前和孩子们合影(资料照片)。位于广西西北部大石山区的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小学巴丁教学点,群山环绕,交通十分不便。从县城到教学点所在的巴丁屯需要花 ...

“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小学巴丁教学点,蒙志年生前和孩子们合影(资料照片)。位于广西西北部大石山区的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小学巴丁教学点,群山环绕,交通十分不便。从县城到教学点所在的巴丁屯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绕着蜿蜒的山村公路,座座瑶乡村庄分散在山底、山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大化县许多村子缺水少田,温和村便是其中之一。距村委会所在地5公里的巴丁屯条件更为艰苦,通屯的公路尚未修通,从最近的公路下车,需要再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二十世纪80年代,时年17岁的蒙志年,只身来到巴丁屯担任代课教师。这一待就是将近30年。那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守着几分玉米地看天吃饭,不通水不通电。每逢开学,为了把书送到孩子们手上,蒙志年挑着篮子,沿着崎岖险峻的小路,翻过三座大山才能到达教学点。近些年,蒙志年的篮子里除了书本,还多了孩子们营养午餐的食材。平时,他还会帮巴丁屯的乡亲挑一些东西进来。乡亲们看到这一幕,总是感叹他的不易:“他身子很瘦弱,但从没叫过苦叫过累。”慢慢地,大山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位“挑书先生”。蒙志年的妻子韦月姬算了算,近30年来,他用坏了近20个篮子。今年3月,蒙志年生了一场大病。医生告知,若不是及时就诊,这条命很可能就没了。在病床上躺了几天,还未康复的蒙志年便执意要回学校,“孩子们还等着上课。”蒙志年坚持给孩子们上课到学期结束。7月9日,暑假第三天,蒙志年旧病复发倒下了。这次,他再也没能起来,生命停留在46岁。没有等到通屯的新路修通,没能像梦想的那样骑着摩托车上课,没能陪自己的女儿去大学报到,也没能看看新一届孩子们入学时的笑脸……“挑书先生”蒙志年留下不少遗憾。在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努力下,如今,温和村的韦志杰老师接过了“挑书先生”的担子,继续行走在还没有修通的砂石路上。群山静谧,书声琅琅。山里的人期盼着新路尽快贯通,孩子们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新华社发

“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记者9月7日翻拍的蒙志年(左二)和妻子、儿女的合影。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小学巴丁教学点的孩子们在朗读古诗(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蒙志年的女儿蒙艳梅在整理父亲挑书的篮子(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蒙志年生前走过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通往巴丁教学点的羊肠小道(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这是蒙志年生前使用过的篮子和简易扁担(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接替蒙志年的韦志杰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通往巴丁教学点的路上挑书前行(9月7日摄)。由于道路仍未修通,韦志杰还要像蒙志年一样,把书本和营养午餐的食材从村里挑过来。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挑书先生”走了 大山里读书声仍在

孩子们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小学巴丁教学点的孩子们在缅怀蒙志年老师(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原文地址:http://www.wanhu888.com/article-26478-1.htmlhttps://www.toutiao.com/a646412670599168027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 ...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