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寒潮下的供需失衡劳力士的暴跌,本质是供需关系彻底扭转的结果。疫情后品牌盲目增产(2022年产量增加20万只),叠加全球经济下行、消费意愿萎缩,导致库存积压、价格跳水。瑞士钟表出口额2024年同比下滑3.8%,中国内地跌幅达26.3%,印证了奢侈品市场的系统性危机。 更深层动因是,中产阶层被房贷、教育等刚性支出“掏空钱包”,转向拼多多、1688等低价平台。当“三十万买表”被拆解为“黄金投资+国债理财”,劳力士的“保值神话”自然破灭。 二、消费观念的“去符号化”革命年轻人的消费观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1. 从“身份象征”到“实用主义” Z世代更青睐智能手表(年销量是机械表的10倍),劳力士的机械工艺吸引力下降。他们宁愿为沉浸式戏剧、露营旅行等体验付费,也不愿为“阶级通行证”买单。 2. 从“金融化叙事”到理性决策 消费者发现奢侈品的“保值”本质是品牌溢价(材料成本不足售价10%),转而选择黄金等更稳妥的投资。《2024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显示,黄金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选项。 3. 从“符号消费”到“价值重构” 硅谷精英的极简生活方式(如扎克伯格常年穿同一款T恤)冲击着传统奢侈品逻辑,而环保、科技融合的新消费形态(如智能穿戴设备)正在崛起! |